只因可樂瓶蓋印錯,而引發的國家動亂!可見做好質量管控是重中之重!
質 量 把 控!
1992年夏天,菲律賓發生了一件堪稱廣告史上最愚蠢的烏龍營銷事件。
百事可樂在菲律賓進行的最高百萬元的揭蓋有獎活動中,竟然戲劇性地額外印了80萬個最高獎瓶蓋。
開獎后,百事可樂突然宣布——拒絕向中獎的80萬余人支付獎金。
這件事,按理來說,只是百事公司一次未能兌現信用的商業事件。
然而,它對于那一年的菲律賓來說,卻并沒有那么簡單......
百事可樂野心:
有獎開蓋擊敗可口可樂
在飲料界,長期以來百事可樂一直屈居于可口可樂之下,千年老二的百事窮盡各類方法想取而代之,包括邀請流行天后麥當娜做代言人、推出新款產品Pepsi AM等手段都未能如意。
這時有一位名叫 PedroVergara 百事營銷主管想到了一個新穎的點子——有獎開蓋。
也就是我們現在很常見的開蓋領獎促銷方式——利用極少數豐厚的誘人獎品去吸引貪婪的消費者參與到這樣一場“盲盒”似的游戲當中。
在營銷手段比較貧乏的年代,這種促銷方法一經推出,便立即俘獲了消費者的芳心,PedroVergara 的計劃在美國初獲成功。
嘗到了中獎開蓋甜頭的百事,打算在全世界其他地方如法炮制,其中,就包括了全球第十二大飲料市場菲律賓。
90年代初的菲律賓,是一個人口擁有6000余萬的熱帶國家,全年氣候炎熱,碳酸飲料在這里風靡流行。
不過貨架上擺放的卻大多是刺眼的可口可樂,與屈指可數的百事形成了鮮明對比。
百事可樂下定決心,一定要以中獎開蓋的營銷方式,在菲律賓市場扭轉這種不利的局面。
于是,一場火藥味十足的商戰正式在1992年開打...
百事可樂讓菲律賓全民癲瘋
當年年初,一場鋪天蓋地的有獎促銷廣告,迅速占據了菲律賓各大電視臺、報紙版面。
百事可樂向每一位菲律賓顧客承諾了一個百萬富翁計劃:百事旗下產品的瓶蓋上打下了不同的神秘數字,就像買彩票一樣,抽中數字的菲律賓人,都可以有機會拿到100比索(4美元)到100萬比索(4萬美元)不等的現金大獎。
獎金越少,自然抽中的可能性就越大,最后的壓軸大獎藏在兩個刻有“349”的瓶蓋里面。
為此次活動百事可以說下了血本,整個活動的總獎金預計將會消耗該公司200萬美元。
而4萬美元獎金這個數字,放在今天也就不過是北京核心區1平米的房價,然而,放在三十年前的菲律賓可就是一筆天文數字。
當年菲律賓是個標準的發展中國家,破敗的貧民窟遍布全國,毒品暴力橫行,人均GDP不過區區1000美元,一個普通菲律賓人工資大概一千多比索。
4萬美元(100萬比索)相當于平均工資的611倍,這足可以令一個一貧如洗的窮人翻身成為小富豪。
在巨大的獎金面前,上千萬菲律賓人心動了。
據統計,在這個人口6000萬的國家,竟然有接近3000萬人參加了這項活動。
其中,一些夢想著一夜暴富的人甚至掏空了自己全部的積蓄購買百事,不少家庭的餐桌上一日三餐都配備了可樂。
最瘋狂的時候,有些商店服務員還偷偷趁老板不注意竊走瓶蓋而被警察逮捕。
當然,也有少數不合群的人站出來反對這種浪潮。
天主教傳道士 delFierroJr 站在宗教的立場上,在報紙上公開批判這種“如同賭博”一樣的“社會疾病”。但諷刺的是,他卻連自己的女兒都未能阻止。
不過數十天時間,百事就在菲律賓取得了酣暢淋漓的大勝,市場占有率從4%狂飆到24.9%,超市上的百事可樂供不應求,很快被人搶購一空,這種罕見的銷售狂潮就連可口可樂也驚呼不可思議。
過去,在菲律賓一家獨大到連廣告都不怎么需要的可口可樂,感到自己這次遇到了真正的麻煩。
有位當地可口可樂主管專門買了一大車的百事,來研究這種有獎開蓋模式。
兩個月內,小獎項陸陸續續被公布,到了1992年5月25日,最令人感到激動的百萬大獎,終于要在這一天下午五點通過電視臺播放到全國。
那天,幾乎所有人都安靜地坐在了電視機前,屏住呼吸,等著熒幕前的百事工作人員揭開保險柜里面的獲獎數字。
而一場讓所有人終身銘記的鬧劇,也悄然來臨...
即將到手的一百萬憑空消失
5月25日下午五點開始,當“349”的號碼從電視機中傳出來時,48萬多人連同他們的親戚好友一起沸騰了,恐怕菲律賓國足奪取世界杯冠軍都不能讓他們如此亢奮。
中獎的人們奔走相告、歡呼雀躍,紛紛幻想著自己的窮苦生活終于到頭了。
和中獎人群一同“亢奮”的還有百事可樂公司,看著眼前密密麻麻、成群結隊前來領取大獎的人們,百事菲律賓主管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,血壓驟然升高。
明明這次設置的“349”大獎瓶蓋僅僅有兩個,概率2880萬分之一,怎么今天會有這么多人?
根據百事后來的調查,問題原來出在了瓶蓋印刷廠的計算機上面。
當時,計算機錯誤地向生產線下達了印刷80萬個“349”瓶蓋的指令。隨后,生產線根據計算機指令,印刷了80萬個印有“349”數字的瓶蓋...
實際上,百事為了保險起見,廠家還特意在中獎號碼下面打印了一串特殊的代碼,以區分大獎瓶蓋和普通瓶蓋。
但是菲律賓人可不懂什么是唯一代碼,他們只知道自己拿到印有“349”的瓶蓋就要換錢。
如果百事按照當前的人數一一兌換獎金,別說菲律賓本土公司了,就是將百事的美國紐約總部全部砸鍋賣鐵,也湊不出這上百億美元給菲律賓人。
驚慌失措的百事主管當天緊急撥打電話給正在紐約的高層,沒想到對方正在游艇上參加派對狂歡,總部和分部已然是冰火兩重天。
無奈之下,菲律賓高管下令公司大門緊閉,謝絕前來兌獎的民眾。
剛剛還在做著百萬富翁美夢的菲律賓人,仿佛被人當頭棒喝般從天堂帶到了地獄,腦中的美夢泡沫全部破裂,極度的狂喜轉變為極度的狂怒。
在這么危險的時刻,百事公關部門卻自作聰明地進行了一場耍猴式的表演,他們在5月26日的早報上刊登消息,宣稱349只不過是錯誤的號碼,真正的號碼是134。
這種公關除了火上澆油、降低百事公信力以外,并沒有其他作用,很快一場伴隨著暴力的活動席卷全國。
百事可樂迎來至暗時刻
無法兌獎的民眾和他們的親友,一起組成了一支浩浩蕩蕩的抗議大軍,他們手持橫幅占領街頭,拿著擴音器聚集聲討百事的言而無信,高分貝的怒罵聲音響徹了廣場。
在百事可樂工廠、辦公室門外,洶涌而至的人群和警察、保安扭打在一起,投擲的石塊時不時飛入廠內。
眼見事態逐步升級,百事的總部高層緊急召開會議商討解決方案。
要想平安地息事寧人是不可能的了,除非拿出真金白銀,否則不光眼前的抗議者無法消散,公司的百年聲譽也要徹底毀于一旦。
在強大的壓力下,百事高層商議,決定忍痛割肉,花費870萬美元總金額的賠償金給這些中獎者,如此算來,平攤到每個人身上就是18美元。
這在百事方面看來已經是仁至義盡了,870萬美元遠遠高出了最初設置的200萬活動資金。
可站在中獎者一方來說,從4萬美元暴跌到18美元,這中間的心理落差實在太大,自己為此次活動的前后花費估計都不止18美元這個數字。
結果大部分抗議群眾非但不買賬,反而將暴力繼續升級。
恰巧菲律賓又是個不禁槍、地下軍火屢禁不絕的國家,普通人很容易從黑市上拿到槍支彈藥。
武裝暴徒們以炸彈襲擊百事的案件屢屢發生,至少有37輛百事貨車遭遇炸彈襲擊而被燒毀,3名百事員工在倉庫中被襲來的手榴彈奪走了生命。
在馬尼拉發生的一起襲擊當中,被扔到貨車上的一枚炸彈從車上滑下,巨大的爆炸讓旁邊的一位女老師和5歲小女孩慘遭殞命,5名路人也不幸受傷。
“我妻子本來不用死的,都是因為你們策劃了這起愚蠢的中獎事件!”女老師的丈夫指責道。
屋漏偏逢連夜雨,民眾的抗議暫且不表,來自菲律賓國家調查局的一起指控,又讓百事陷入到陰謀論的困境當中。
調查局某位處長Sacaguing提供了一份報告,指出百事自導自演了遍布全國的暴力事故。
根據一位自稱百事保安員工的爆料,百事故意雇傭了3個人參與到這些恐怖襲擊事件中,為的是抹黑抗議民眾,并在抗議運動中從內部制造分裂,將其分化瓦解。
盡管后來菲律賓國家調查局收回了這項指控,否認百事參與了打砸襲擊。
但是信者恒信,類似的陰謀論仍然繼續深入人心、不絕于耳。
菲抗議聯盟向“西方資本”討錢
值得注意的是,菲律賓人并不是單兵作戰,他們成立了各式各樣的討錢聯盟抱團取暖。
最知名的一家就是由delFierroJr所創立的349聯盟。
“如果不幫助這些人,我將愧對我的信仰...”
“這是跨國公司在剝削第三世界的國家!”
在這位45歲的矮胖男人積極宣傳下,至少1.5萬中獎者滿懷希望地聚集在其麾下,以每年14—80美元的年費為會員費,保證聯盟的正常運轉。
包括制作抗議海報、宣傳單以及一大筆起訴費用,delFierroJr 向大家保證要用司法手段告倒跨國巨鱷。
一番準備后,delFierroJr 親赴百事的老巢——紐約,一紙訴狀把百事告到了紐約東區地方法院。
他要求百事支付給會員們 4 億美元的實際損害金、100萬美元的精神損失費、律師費用等。
在紐約期間,他還和百事總部進行線下協商,結果因為雙方心理期望差距過大而不歡而散。
不久后,令delFierroJr倍感失望的法院裁決傳來,因為本案件發生在菲律賓,美國法院以不符合屬地屬人、第三方無法代表全體中獎者的理由,駁回了上述。
delFierroJr一無所獲地回到了菲律賓。
類似的聯盟在菲律賓全國其他地方持續興起,不少鄉下窮困農民賣牛賣羊以繳納入盟、參加城市抗議集會的費用。
根據約定,一旦百事服軟賠償,他們要將其中的3成獎金交給聯盟組織者。
百事方面認為,這些聯盟才是真正的欺詐者,他們以一個不可能的目標為誘餌欺騙窮人支付入會費用。
塵埃落定 百事雖勝尤敗
不甘心的民眾從1992年到2006年間,發起了成千上萬起針對百事的訴訟,可是基本上都迎來了敗訴的結果。
2006年,菲律賓最高法院作出了一份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判決:百事可樂沒有責任義務去兌現14年前的349號碼獎金,并且今后不再受理任何有關349瓶蓋的案件。
盡管贏下了一系列訴訟,百事在菲律賓的處境并沒有改善多少。
毫無疑問的是,自92年起,百事在菲律賓的口碑算是一落千丈,百事在菲律賓永遠失去了趕超可樂的希望,就連可口可樂旗下的一款啤酒品牌銷量都可以碾壓百事。
而在菲律賓人眼中,“349”這個數字也和“詐騙”一道被深深地捆綁在一起。
當初,百事可樂在菲律賓精心策劃的一場開蓋中獎,因為印刷廠電腦系統的錯誤指令,到頭來,演變成了“賠了夫人又折兵”的鬧劇。
縱觀百事90年代廣告史,翻車黑歷史屢見不鮮。
“349”事件4年后,百事故技重施搞了個積分大獎活動,凡是購買百事集齊了700萬積分的人,可以獲得一架飛機。
結果令百事沒想到,真有一個21歲的“奇葩”花了70萬美元集齊了700萬積分,兌獎時百事無奈地說這不過是個玩笑而已。